选择南宁丽晶按摩会所,方便快捷又省心!诚信第一,服务至上,24小时上海上门服务!
语言选择: 繁體中文

新闻动态

唐山这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

  7月27日,从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持利剑、出重拳、用重典,打掉了一批危害多年的涉黑涉恶团伙,查处了一批涉黑涉恶分子和保护伞,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战果,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市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涉恶组织156个,其中,涉黑组织17个,涉恶团伙139个;破获刑事案件124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99人;查扣冻结涉案资金24.52亿元。检察机关批捕291件902人,已提起公诉237件1128人。审判机关已审结137件870人,杨国全、杨军等7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和77个涉恶团伙所涉案件均已结案,对首犯、主犯均依法严惩。纪检监察机关查处467人,涉及县处级干部24人、乡科级干部135人,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416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生态持续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是锁定“线索清仓”强力攻坚。市局全面梳理2020年之前转办线件线索纳入重点,采取提级核查、异地核查、市县两级联合核查等方式攻坚“清仓”。期间,市局有关领导多次召开线索核查调度会,扫黑办深入核查单位进行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需要“清仓”的部厅转办线件,已全部办结,清仓办结率100%。

  二是锁定“案件清结”强力攻坚。市局“一办二组五专班”全面加强巡回督导,密切检法配合,严把案件质量关。截至5月底,全市2019年底前立案侦办的12起涉黑案件、84起涉恶团伙案件已全部移送起诉,超前一个月完成“案件清结”任务目标。

  三是锁定“逃犯清零”强力攻坚。成立了市县两级追逃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任务责任清单,明确层级责任,落实了“一逃、一档、一策、一专人”“四个一”工作法,不断强化专业警种部门数据资源支撑,优化创新技战手段应用,聚力推动追逃“组织战”“合成战”“科技战”“攻心战”。截至6月20日,我市“挂账”的6名目标逃犯全部到案。

  四是锁定“伞网清除”强力攻坚。严格落实省扫黑除恶惩腐打伞协调会精神,加强与纪委监委协作,进一步完善日常联系沟通、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协同办案、查办结果及时反馈、纪律保障工作机制。

  五是锁定“黑财清底”强力攻坚。坚持查清涉案资产和线索核查同步进行,侦查调查与查扣资产同步进行,细化涉案财产管理措施,彻查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坚决做到涉案财产“全查清”、利益链条“全挖出”,彻底摧垮黑恶势力经济基础。

  六是锁定“行业清源”强力攻坚。今年,我们结合唐山实际,重点开展了涉海领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共排查线余条,发现有价值线个。此外,我们还持续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打击整治,在今年打掉的各类涉恶团伙中,涉及金融领域8个、黄赌毒领域8个、互联网领域4个、贸易市场领域6个、交通运输及物流领域2个、矿山领域2个、土地工程建设领域2个、海洋渔业生产领域1个,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一是从快批捕起诉,持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坚持“一把手”和院领导直接办案。联合公安机关出台《工作办法》,实现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恶案件提前介入全覆盖,积极引导侦查活动百余件次,提出检察意见2000余条。

  二是依法办理案件,持续保持扫黑除恶不枉不纵。严守法律政策界限。坚持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原则,逐案把关黑恶组织成员。在办理白柳涉黑案件过程中,未予认定涉黑成员15人,得到法院充分认同。依法对杨军涉黑案中8人做出不捕决定,被最高检通报表扬。强化审前过滤职责。两年多来,共引导公安机关对700余份瑕疵证据予以补强,决定不作为指控犯罪证据材料300余份。精准认定黑恶势力。坚持法定要件认定黑恶组织犯罪,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111个涉黑恶犯罪组织,已起诉95个,其中依法改变定性32个。迁安院在审查起诉张某青等人涉恶集团案过程中,另发现张某青、肖某国等人多起违法犯罪事实,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市院、迁安院第一时间介入侦查,引导收集涉黑相关证据,目前该案公安机关已经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案,认定涉黑批捕15人。

  三是强化法律监督,持续保持扫黑干净除恶务尽。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0件29人,追捕61人,追诉38人,追诉犯罪嫌疑单位5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千万元,对8案58人提出抗诉,抗诉意见均得到法院采纳,工作经验被省扫黑办推广。其中滦州院提请市院抗诉的一起涉黑案件3名被告人全部改判,邢某某由免予刑事处罚改判为有期徒刑10年6个月;王某某由有期徒刑1年2个月改判为10年。

  四是着力打伞,持续保持打击整治同步推进。坚持深挖彻查,深化“一案三查”机制,逐案开展两个“回头看”专项行动,严格实行“两必问”“三坚持”和“六审查”工作制度,共发现涉黑恶犯罪线件,全部移送有关部门。其中向纪委监委移送保护伞、关系网线件,查实线索均对相应人员予以纪律处分、刑事追责。在羁押场所开辟第二战场,鼓励在押人员揭发检举,搜集上报线件,工作经验被最高检推广。

  五是全力打财断血,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强力推进涉案财物管理。加强涉案财产甄别,逐一登记上表,实现统一管理、随案移交、依法处置。加强涉案财物处理监督,向公安机关提出涉案财产补查意见50余条,向审判机关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35件。加强涉案财物判决执行监督,对法院作出的涉案财产裁判情况逐一进行监督跟踪,确保“打财断血”取得实效。

  六是精准支持公诉,持续保持指控证明犯罪有力。逐案配备优秀公诉人组成公诉团队,认真准备庭审预案,提前模拟演练;主动与辩护人交流意见,针对案件焦点做好庭审准备;积极与法院沟通协商,确保案件及时审理判决;依法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对145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保案件办理取得“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41件890人,审结137件870人。其中,涉黑案件21件281人,涉恶案件116件589人,上述涉黑恶案件被告人全部服刑。在认定涉黑恶的被告人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共176人,占35.2%,彰显了人民法院从严惩处黑恶犯罪的坚强决心,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是突出提升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两级法院深刻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扫黑办第九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克服松劲厌战情绪,切实把履行责任聚焦到组织指挥上,体现在审判实效上,反映在人民群众满意度上。

  二是突出提升审判质效,确保精准打击。全市两级法院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切实增强证据意识、程序意识,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正确处理“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的关系,做到不枉不纵。严格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宽严有据,罚当其罪。全面落实重大涉黑恶案件院领导承办制度,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实现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是突出依法从严从快,加大惩处力度。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及其“保护伞”,依法从严惩处。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移交涉黑恶势力“保护伞”线起涉“保护伞”案件。乐亭法院在审理项某某等18人涉黑案件中发现13条、审理张某等17人涉恶案中梳理出13条,共计26条涉“保护伞”线索,已按规定程序移送有关部门处理。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确保打准、打狠。对在审涉黑恶案件进行部署调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决不在审判环节贻误战机,做到从严从快,确保打出声威。

  四是突出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形成合力。全市两级法院在当地党委、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和纪委监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形成打击合力。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协商解决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案件审理工作中的有关困难和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和案件审理两不误。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结合专项斗争中发现的管理漏洞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向交通运输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7家单位发出11份司法建议书。

  五是突出抓好“打财断血”,加大执行力度。首先在审理涉黑恶案件时要明确涉黑财产权属,增强判项确定性和可执行性,夯实执行基础。细化完善黑财认定、查处、证据标准,依法精准甄别处置。其次加大执行力度,确保生效判决执行到位。各基层法院党组切实担负起完成本地扫黑除恶“黑财清底”任务的主体责任,深入落实涉刑事财产刑案件执行团队定期汇报制度,涉刑事财产刑案件执行团队责任到人、进度到日,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截至目前,经审理判决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3人,没收部分财产7人,共计认定558万元,罚金共计5214.88万元,追缴违法所得5558.99万,没收违法所得1156.96万元。扣押财产情况:钱款9201.46万余元,房产61处,车76辆,手机74部,枪2支,船2艘,快艇1艘等。目前,已执行到位9633.35万元。

  六是突出宣传力度,巩固打击成果。全市两级法院通过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公布典型案例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扫黑除恶”的成果,坚定群众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一、保持高压态势,确保除恶务尽。始终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作为审查调查重点,对官黑勾结、利益输送,包庇枉法、撑腰站台,通风报信、阻碍执法等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同时,对地方党委政府、政法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扫黑除恶不力,特别是置身事外、甘当看客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以百倍努力换取百姓安居乐业。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查处467人,涉及县处级干部24人、乡科级干部135人,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416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81人,对17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采取留置措施,移送司法机关13人。特别是今年以来,牢牢把握时间节点,加大查办力度,共查处205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3人,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103人,采取留置措施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不断压制为虎作伥者的嚣张气焰,真正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气势、打出了成效。

  二、聚焦重点领域,精准靶向施治。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认真分析研判信访举报情况,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区位资源特征,找准百姓反映强烈、黑恶势力多发的矿产资源、海上渔业、交通运输3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工作中,全面整合职能部门力量,联合开展大数据筛查,累计发现黑恶势力向矿产资源领域渗透问题线件,长期垄断海上捕捞、海域养殖、海产品交易的渔业领域问题线件,与公职人员勾结、逃避执法监管的“队”问题线件,从严从快严肃查处。在上述3个专项行动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立案审查198人,其中县处级12人、乡科级57人,留置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矿霸、渔霸、路霸的背后势力被连根拔起,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了妥善解决,社会环境和市场秩序焕然一新。

  三、推动源头治本,铲除土壤。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针对监管漏洞,累计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3份,推动有关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力争查处一起典型案件、堵塞一种漏洞、破解一类问题、规范一个系统。比如,围绕杨国全案,督促滦南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南堡沿海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带动该县有关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7%,生产生活秩序显著改善。同时,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3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自觉主动与黑恶势力分清泾渭,同仇敌忾与黑恶势力坚决斗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触碰党纪红线、不逾越法律底线。

微信扫一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