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己还能参与拍摄。”这个春天,对于在石阡县从事“仡佬毛龙”表演30余年的非遗传承人代鑫来说意义特殊,因为他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高光时刻。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同胞的一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承载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2006年,“石阡仡佬族毛龙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瑰宝,3月7日,“艺起游贵州”拍摄组来到石阡记录“仡佬毛龙”从舞龙“玩技”到演唱“念诵”的整个过程。
天刚微亮,代鑫便早早起床整理“家伙”,邀请伙计们来汤山街道的家里汇合。五老山下公路两旁人头攒动,随着锣鼓唢呐等乐器声响起,代鑫和兄弟们迅速换上服装,分了分角色,一出好戏拉开序幕。
代鑫介绍,传统的“耍龙灯”活动由民间自发,在村寨里由一个或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带头,大家自愿参与其中,自备材料,共同编扎、点缀、绘画等,一两天即可完工。代鑫自11岁时便跟随父辈学习毛龙编扎和表演,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在与毛龙“共舞”30多年后,如今46岁的代鑫也感到了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热衷于毛龙事业的年轻人明显减少。”代鑫说,耍龙是一项体力运动,更适合青壮年,但现在的娱乐方式更多了,少有年轻人关注、传承。
“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的社会功能,它是研究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在深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石阡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以政府主导、民间主体、分级负责工作原则全力抓好基地建设、申报情况、传承模式等工作。
如今,全县有5所学校设立非遗进校园传承课程,由相关传承人入校授课,代鑫也成为了一名“非遗”教师。另外,石阡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牵头,把每年农历正月十一确定为“灯会”,邀请县内各乡(镇)、村、组龙灯队集中进行舞龙表演,让“仡佬毛龙”远扬山外引来各地游客观赏。
“政府重视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非遗传承。”代鑫告诉记者,“仡佬毛龙”就像春天的草木一样越发枝繁叶茂,他的事业也随之迎来春天。
2016年,代鑫成立石阡仡佬毛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毛龙编扎和带队表演。“景区开业,文艺活动我们都会应邀参加,另外还与不少学校签订了毛龙订购合同。”代鑫说,公司每年收入可达50余万元,文化传承带动了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田勇)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QQ:
手机:abc0625999
微信:abc0625999